父亲离我而去,已有6个年头了,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饱受冠心病和痛风的折磨,身体已极度瘦弱,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但他却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勇敢顽强地跟病魔作斗争。

珍藏的一张相片,这是2017年父亲刚出院时,虽显消瘦,但笑容未减
父亲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端午节回了趟老家,和母亲围坐一起学着包粽子,听母亲说起父亲的一些事儿。母亲说,你父亲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咱家之前开个修理店,有一回,一个老乡拿一把旧锄头来修,你爸修好后,收了几毛钱的修理费,就非要留那老乡在家里吃完饭再走。两人一个不放手,一个不愿留,两人一番“推搡拉扯”,差点把老乡的衣服给扯烂了。母亲在说这事的时候,包粽子的手柔和不少,把多包的米粒小心地抖了出来,嘴角微微翘起,语气轻快,带着些许调皮。而我,也不禁笑出声来。
自从我能记事起,每次到了饭点,家里的餐厅门总是敞开着,父亲正坐对着大门,时不时往门外张望,看到路过家门口的熟人或是未曾谋面的登门办事的陌生人,父亲都会招呼一声“来吃饭”,有时还跑出去拉着人家上屋里来吃饭喝酒。父亲还喜爱看新闻联播,每天雷打不动地实时关注。对时事政治也能侃上一二,国家大事,更是事事关心,所以在饭桌上总是能说得头头是道,谈到兴起,总能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

2015年春节回娘家,四姐妹带上孩子们下地种玉米
当然,父亲也有生气、发火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二,我们姐妹几个依俗回娘家,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四姐妹围在一起,约好打麻将,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这边刚从餐桌上撤下来,紧接着就“无缝衔接”到了麻将桌上,难得的团聚和放松,让我们的心情保持极度亢奋,就这样,我们昼夜奋战、不眠不休。父亲习惯早起,当他看到客厅里,丢得满地的瓜子壳和纸屑,而我们还沉浸在麻将当中、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时,不禁眉头一拧,直接吼出一句:“你们回来过年,难道只是为了打麻将!?”父亲这一吼,无疑当头棒喝,让我们姐妹几个瞬间从麻将的蛊惑中清醒过来。这才意识到,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我们竟然把时间浪费在打牌上,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忘了享受亲人团聚的时光。而父亲的这一句当头棒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时至今日,一直提醒着我们,相聚难得,珍惜每一分时光,来日并不方长,尽孝须及时。

1999年,退休后的父亲(中)来云南看望女儿,在蒙自南湖公园留影
在父亲眼里,我一直不知道他最想让我成为怎样的人?曾经一家人围坐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命运的话题。自然,我也会对算命先生口中的自己,产生好奇。于是嘻皮笑脸地问父亲:“爸,你们有没有找人帮我算过,我前世是做什么的?”“当然算过了,算命的可是说了,你上辈子是个征战沙场的将军!”父亲望向我的目光凝重,一脸严肃。懵懂的我,只是把它当成一句玩笑话,心里还暗自窃喜:好歹上辈子还能弄个将军当当。却忘了,在父亲眼里,他最想让我成为怎样的人,为人子女,我又是否做得合格?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得知父亲心里对我这个小女儿的评价和期许……

老家门前的风景,大雨过后的云雾,久久未曾散去
父亲与我,从小到大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并不多。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往事会逐渐淡去,而有些事却如同生命中的灯塔,永远照亮你前行!在今年的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感到心里有很多的话想对父亲说:爸,您不在了之后,我们也没有忘记您的教诲,孝顺长辈,爱护朋友和家人,努力做事,不忘初心。(通讯员:红河州蒙自矿冶公司机关 黎红卫 文/图)
编辑:陆昱诚
审核:张永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