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盏“灯”,在红河州开远市的深山亮了37年

曹蔓夫 杨曼青 朱泉屹 李思雨
2024-09-12
来源:教育体育

深夜,红河州开远市碑格乡的大山寂静,秋虫呢喃。开远市第八中学校(以下简称开八中)教学楼一隅,57岁的语文老师吴天祥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04_副本.jpg

这样的灯光,已整整陪伴吴天祥37年。

时光,一年又一年;学生,一批又一批。

坚守乡村37年,吴天祥已两鬓染霜,但他的心始终与学生紧紧相连,他深情目送着孩子们,从山里飞向更广阔的世界。


师者,如松


碑格乡地处高寒山区,1987年,20岁的吴天祥被分配到碑格乡白石岩一师一校教学点任教。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31_副本.jpg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资源匮乏、教室十分简陋。”当年白石岩村的艰苦程度超乎吴天祥想象。

白石岩校点只有6名学生,吴天祥第一次去上课时,学生眼中的光深深打动了他,“他们穿着朴素,但眼中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我记得我的第一堂课,向学生讲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虽然他们听不太懂,但听得很入神。”

吴天祥从小生长在中和营镇米朵村,十分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深知农村孩子上学的不易。为了让更多适龄孩子走进学校,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真诚地与当地村民交朋友,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当村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办法帮助解决。

真心换来了真心,吴天祥的真诚打动了村民,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逐渐相信吴天祥所说的——只有读书,娃娃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学校,成为吴天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吴天祥克服重重困难,一个人教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一周上30多节课,虽然十分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白石岩的6年中,吴天祥培养了60余名学生,为碑格小学输送了合格生源,每年入学率均达到100%。1991年,他被开远市教育局评为“山区一师一校优秀教师”。

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吴天祥淡淡地说,为了山区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还说,正是因为当年艰苦的环境,更加坚定了自己坚守山区教书育人的决心。


师者,如山


1993年,吴天祥调到碑格小学(现为碑格乡中心小学);1995年,他又调到开八中,任语文老师、班主任、教科室主任等。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37_副本.jpg

王绍坡正在给学生上课

在碑格乡流传着一个说法——当地村民只要念过书、45岁以下的基本上都是吴天祥的学生。37年时间,他先后教出了2800余名学生,可谓桃李满“乡”。

开八中语文教师王绍坡曾经也是吴天祥的学生,他说:“吴老师是我小学五六年级时的班主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像他一样的好老师。”

多年后,王绍坡的愿望实现了,他真的成了“他”。

2005年,王绍坡从红河学院毕业,回到家乡碑格任教,和吴老师成了同事。站在家乡的土地上,他用心教着家乡的学生,和吴老师一起默默地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42_副本.jpg

吴天祥正在和小龙(化名)交流

吴天祥很重视每位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一直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初三学生小龙(化名)的父母均在浙江打工,他常年与在碑格做生意的大伯一起生活。

刚开始,小龙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精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等现象。

为了小龙能够健康成长,吴天祥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小龙补课,认真开导,力所能及地帮小龙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49_副本.jpg

小龙感激地说:“吴老师对我很负责,让我有了更多依靠,现在我的成绩已经有所提高。等有时间,我会给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放心。”

妈达村村民陈进芬曾在开八中实习过,现在是碑格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对教过她的老师吴天祥,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以德施教,可敬可亲。”


师者,如灯


为了提高山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语文素养,让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为语文老师的吴天祥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道授业。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356_副本.jpg

“上课时,我首先教他们读准字音,教他们造句时,注意主谓宾的搭配,规范使用普通话。”

吴天祥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遗余力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增强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外,吴天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写作、参加兴趣小组等,比如刺绣、棒棒舞等非遗项目,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吴天祥的指导下,学生们刻苦练习,充分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付诸笔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交流水平与写作水平都大幅提高。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01_副本.jpg

“吴老师讲课特别细致,很生动,我们学得很快。”

“我觉得吴老师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在学习和做人方面教会我们许多。当面对困难时,他教会我要迎难而上,决不向困难低头。”

“吴老师像爷爷一样很亲切,因为吴老师,现在我已经不想家了,把学校当成了家。”

“吴老师教会了我们自信!”

“我觉得吴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上课跟我们讲题,都非常亲切。平时我们有不懂的,他也是非常有耐心,在他的教导下,我的语文成绩也挺好的。”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07_副本.jpg

当提到他们敬爱的吴老师,开八中的同学们纷纷抢着回答。开八中校长严垒说:“吴老师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视力也不太好。每天晚上,当看到吴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拿着放大镜认真地批阅作业、备课时,我们每个人都深受感动。正是在吴老师的精神带动下,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一直有着爱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

据了解,在开八中教学期间,吴天祥所教班级2007年总评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三名;2010年,所教班级中考语文最高分为98;所教毕业生有6人考取开一中,20人考取开四中。他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骨干教师”等。2024年度,还被评为省级“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


师者,如爱


坚守乡村37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吴天祥见证了碑格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12_副本.jpg

吴天祥说:“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优先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现在学校面貌大大改观,山区孩子也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促进山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18_副本.jpg

最让吴天祥感到欣慰的是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年前,一到开学季,我们就要下村挨家挨户动员学生来上课。现在不存在这种现象了,只要到开学,学生就会自觉返校读书,平常,家长也会督促孩子好好学习。”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知识的光芒能够穿透贫困与闭塞,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24_副本.jpg

吴天祥心中的梦想,就是通过教育为脚下这方土地带来更多的光明与希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山外的世界与山里的孩子,让他们通过学习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我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是读书和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碑格乡山区孩子的命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30_副本.jpg

37年光阴荏苒,吴天祥的梦想照进了现实。37年间,他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与蜕变,他们中有的走出了大山,考入理想大学,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有的选择留在家乡,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吴天祥说:“这份成就感与幸福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36_副本.jpg

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了,吴天祥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站在三尺讲台上。“同学们,请翻到第59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是唐诗。今天,我们所学的是李白的《行路难》,请同学们先大声朗诵这首诗。”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441_副本.jpg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年锦时,书声琅琅。孩子们的读书声,在大山里回响,吴天祥默默陪伴着孩子们,几度春秋与冬夏。(通讯员:曹蔓夫 杨曼青 朱泉屹 李思雨 文/图)


编辑:徐兆磊

审核:张永宾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