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金平县金水河镇党委政府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四步法”,聚焦绿美村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绿美隔界村。
强化组织,抓落实。为认真贯彻落实《金平县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涉及站所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同时村两委干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一方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加快创建绿美村庄目标任务落实。
明确目标,抓规划。按照“云南省绿美乡村建设导则”的建设要求,结合“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根据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隔界村村庄规划。
统筹项目,抓建设。按照“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出水”资金筹措机制,近年来,依托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投入1645.97万元,按照“基础牢、产业新、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类指标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农村环境优美、群众生活富裕、边疆和谐稳定、爱国意识强烈、党建氛围浓厚”的边境村寨。
多措并举,增绿化。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依次开展绿美村庄建设工作。保护村庄生态增绿。隔界村林地面积57亩,林区内沿线林农交错部位错综复杂,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党的二十大代表普玉忠同志坚持把保护森林资源、守护山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经常带着其他护林员做好日常巡山护林工作,挨家挨户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严格要求村民保护山水林田,禁止乱砍乱伐,严控水肥农药,为子孙发展留住金山银山;建设美丽庭院增绿。动员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以建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为切入点,按照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的原则广植乡土植物,做到应绿尽绿,以庭院“小美”促乡村“大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村庄清洁行动增绿。
开展绿美行动以来,隔界村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健全绿化美化长效管护机制,细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公共区域划分卫生责任段,执行每户一段责任制+党员任段长模式,由过去一周一扫变成每日一扫,随时保持村内卫生整洁的同时,推行家禽圈养,引导村民规范养殖,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讯员:蔡雄 文/图)
编辑:徐兆磊
审核:张永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