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蒙自矿冶公司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访红河州蒙自矿冶公司90后大学本科生员工陆成飞

黄利娥
2024-12-25
来源:人物典型

“屈指可数,从去年5月1日入职红河州蒙自矿冶公司至今还不满600天。短短一年多时间,让我从择业的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感动,让我感恩,感动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感恩蒙自矿冶公司给予我工作的机会,让我在这里学习经验、掌握知识,开启了我人生新的篇章;这一年多的时光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每一笔、每一画都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与珍藏……”

微信图片_20250114225930_副本.jpg

陆成飞近影

毕业于昆明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90后大学本科生陆成飞,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无限向往,离开家乡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入职蒙自矿冶公司,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冶炼分公司熔炼车间制酸脱硫工段中控室的一名员工。近日,笔者走进熔炼车间,来到这位大学生身边,聆听他讲述入司一年多来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真挚感受……

笔者:“刚来到蒙自矿冶公司上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陆成飞:“印象最深的是上班第一天走进厂区,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映入眼帘的是厂区内宽敞的道路两侧满眼绿意,天蓝如洗,厂房与周围茂盛的绿树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片‘厂在园中建、园在厂中现’的美好景象,颠覆了我往日从他人口中了解到的冶炼厂尘土飞扬、环境脏乱差、高危险等刻板印象的认知,取而代之的是整洁舒适,井然有序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里,我头一回见到了智能化的生产场景、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生产数据的准确采集等等各种现代化、智能化生产设备设施,所见所闻让我深感蒙自矿冶公司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向着绿色、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陆成飞朴实的话语,让人见识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绽放出来的产业新气象。


微信图片_20250114225944_副本.jpg

工作中的陆成飞

谈到在蒙自矿冶公司工作,陆成飞更加充满信心。他说:“入职之初,看见身边很多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工龄的老职工,当时我在想,是什么魅力让他们在这个企业一呆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后来通过了解得知,企业早在1996年就成立,一直秉承‘创业兴邦、强国富民、报效社会、造福一方’‘从正、从实、从优,做好、做久、做大 ’的办企理念,风风雨雨走过了将近30年,躲过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在三年的新冠疫情下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努力为职工遮风挡雨;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当下,没有裁员,努力保证每位职工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家庭生活稳定,这是非常的不容易。当下,身处就业环境严峻时期,我们要珍惜机遇、珍惜岗位,定好人生坐标,把自身所学、爱好及特长积极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来,与企业同向同力、同频共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114225950_副本.jpg

陆成飞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现场

笔者:“工作一年多来,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新技能?”

陆成飞:“这要感谢公司‘传、帮、带’工作做得好,入职企业一年多,我倍感幸福、收获颇丰、信心满怀,我的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在职业道路上给予我悉心的指导、为我指引方向,以实际行动助我迅速融入并精通各项业务流程之中。我明白,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身为中控工,代表着整个车间生产工艺的‘眼睛’,关乎着整个系统的运营,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了在面对问题时如何冷静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师傅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此我由衷地感激我的师傅,还有各位同事,每当遭遇难题,大家总能在班前会上集思广益,携手共克时艰,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他们传授的不仅是工作中的技艺与经验,更为宝贵的是教会了我如何以一名成熟、有担当的成年人的姿态,去勇敢迎接挑战、化解困境,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老师傅和身边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下,我将立足岗位,多学、多思、多练,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才干,提升自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融入蒙自矿冶这个大家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面对陆成飞有感而发,笔者不禁又多问了一个问题——

笔者:“你说在蒙自矿冶公司工作让你从择业的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此言怎讲?”

陆成飞:“说来惭愧,去年刚入职不久,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也曾‘这山望着那山高’,思想上有过想离职的冲动,在我犹豫徘徊的时候,幸亏被身边同工段的老员工、老党员赵红昌师傅及时发现,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经常找我聊天,聊企业文化,谈人生价值,交流工作和人生经验,并提一些个人建议,他像一位老大哥一样给我开导,让我平静下来。现在,我已经找准定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非常感谢赵师傅!从入职至今,经过不断的努力,工作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无论是生活当中还是专业知识上,我由衷的感谢前辈们、同事们、以及车间各位领导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大家的关怀和善意,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而我也将会牢牢记住这些,并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微信图片_20250114225957_副本.jpg

师傅廖发银(与)和陆成飞(右)在工作中

在车间里,笔者还采访了陆成飞的师傅廖发银。谈到陆成飞平时工作、学习的表现,这位拥有11年工龄的老员工大加赞赏——

笔者:“陆成飞在平时工作、学习诸方面表现怎么样?”

廖发银:“陆成飞头脑灵活,适应性强。起初,手忙脚乱是有的,操作设备时流程偶尔会出现失误,遇到突发状况更是有些茫然无措。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以一颗学徒的心,虚心学习,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升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逐渐掌握了要领,操作愈发熟练,那份最初的懵懂也逐渐被自信所取代。现在,每一个环节他都能熟练操作、烂熟于心,也能够独当一面了……”

笔者手记:光阴荏苒,转眼间陆成飞来到蒙自矿冶立业一年多时间,他深知要想立足于企业,不断汲取着知识与经验的养分,必须在工作中找准“位子”、跟上“步子”、走好“路子”。如今,他扎根在蒙自矿冶这片沃土上,努力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蒙自矿冶,像陆成飞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磨练、学无止境,在追梦的路上与企业一同双向奔赴,共创蒙自矿冶更加美好的明天。(通讯员:黄利娥 文/图)


编辑:白雪梅

审核:张永宾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