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马房村:民族团结共建生态宜居乡村新典范

2025-04-09
来源:乡村振兴

在春风拂面的季节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的马房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外的葡萄藤蔓和石榴花开,不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更象征着民族团结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微信图片_20250408213836_副本.jpg

走进马房村,一幅独具韵味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融合了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地隐匿在繁茂的行道树之后,宁静而美好。整洁干净的村道旁,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共同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新景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块块荣誉牌匾,充分展示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的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08214437_副本.jpg

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之基。雨过铺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一村一策”,通过“书记主导、村干部包村、理事会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起规范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系,全村共划分了24个服务网格,精心培育130户党员示范户成为民族团结的“红色桥梁”,连接着各民族村民的心。

微信图片_20250408214442_副本.jpg

产业融合,共筑民族团结之梦。雨过铺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特色农业与民族团结相结合,实施“企业(合作社)+金融+产业+农户”的多元化联动发展模式。成功培育了2个农业合作社,吸引了4家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蓝莓、葡萄、石榴、枇杷等特色种植产业以及肉牛、育猪等特色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目前,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村民人均收入将突破2.1万元,迈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408214447_副本.jpg

生态保护,共绘民族团结之景。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活动,马房村自发组建了由120人组成的维美队、收家队和卫生战斗队,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修缮污水管网,让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将废弃房屋巧妙改造成精致的“口袋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把村集体闲置地打造成充满童趣的儿童生态乐园,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童真的世界。今年以来,村里新植绿化树466株,种植花卉和草坪达3600平方米,还成功建成了2家生态农家乐。如今的马房村,环境愈发优美宜人,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微信图片_20250408214452_副本.jpg

文化传承,共铸民族团结之魂。以马房村文化名村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文化富村战略。村党总支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如春节、祭龙节、端午节等,让村民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党支部积极推动民族刺绣、剪纸等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复兴,邀请技艺精湛的传承者来村指导村民学习,成功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非遗”文化传承队伍。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提升了村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稿件来源:红河州蒙自市委统战部)


编辑:白雪梅

审核:张永宾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