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蒙自市将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压舱石”,通过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强化平等保护、提升审执质效、创新司法服务等举措,为市场主体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元解纷降成本,构建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网络
蒙自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置于前端,整合多方资源搭建“立体化”解纷平台,构成多元纠纷法治服务网络,形成“法院+行业”调解体系。联合街道办、社区设立“法官调解工作室”,建立7个“石榴云共享法庭”,引入行业调解组织,形成“诉前委派调解+专业指导”模式。
与此同时,联合市工商联,与司法、法院、检察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18家商(协)会与律所开展“万所联万会”结对服务,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网络,不断拓宽纠纷化解渠道,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渠道。近年来成功调解涉企案件6250件,高效审结涉企纠纷案件7217件,依法保障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平等保护促公平,筑牢市场竞争的法治屏障
蒙自市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以司法裁判维护市场秩序,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等依法平等保护,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让企业家敢闯敢干。
近年来,蒙自市人民法院妥善审理买卖合同、投资贸易等案件1574件,依法对哄抬物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依法保护企业的债权、股权和股东知情权等权利,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界限,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依法审理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企业厚植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沃土,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审执质效双提升,打造稳定可预期的司法环境
蒙自市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扩大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024年,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3.20%以上,案件审理周期相较2023年缩短13.04%,在提高涉企案件审判质效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采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等执前保全措施整治涉企案件执行难问题,近年来共执结涉企案件1731件,执行到位金额6.7亿元,首执案件终本率同比下降13.4%。
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依法对3192家被执行人企业采用活封活扣、给予宽限期等方式处置涉案财产,最大限度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持续深化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助推“执破”深度融合,以破产审判助力保民生,协助多家楼盘项目购房者办理不动产权证书1385本。通过制度创新破解“执行难”,平衡司法效率与企业生存需求。
司法服务再升级,问需于企的法治纾困实践
蒙自市推动司法服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赋能”。一是构建“蒙商服”小分队机制:在组建以市级领导为队长的31支小分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专业法官团队,常态化开展“千商万企大走访”活动,三年来累计走访企业1200余次,解决生产经营、转型发展、法律合规等问题300余项,有效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二是精准普法加强风险防控。开展“法律三进”普法行动,选派33名律师组成法律服务队伍,一对一开展进企业、进商(协)会组织活动。
强化需求导向,通过调研走访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通过“法治体检”及时对企业发出法律风险预警,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三年来累计开展送法活动200余次,通过“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排查合同、用工等风险,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下一步,蒙自市将继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核心理念,深化司法改革,创新法律服务,推动司法与行政协同,形成“解纷高效、保护平等、执行有力、服务精准”的法治生态,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稿件来源:红河州蒙自市委统战部)
编辑:白雪梅
审核:张永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