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红河州屏边县审计局以研究型审计为有力抓手,在干部经济责任监督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成效显著。
科学谋划,夯实审计项目立项根基。屏边县审计局立足基层治理需求,从民生政策落实、集体资产监管、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等维度,结合群众诉求、风险预警和政策导向,科学确定审计项目计划。通过认真分析联动谋划,依据上级指导、县委政府重点及群众关切,量化分析指标识别高风险领域,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使用频繁、工程项目建设集中的乡镇优先纳入审计计划;开展审前调研,到多部门座谈收集信息,精准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强化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实行“巡审协同”双向发力,边审边移问题线索,产生叠加效应。
创新方法,精准揭示问题,提升审计实施效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细化实化审计工作方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实地核查工具筛查问题线索,组建“审计+纪检”联合分析组,发挥各方优势,从经济活动表象挖掘体制机制问题。该项目审计揭露30余个问题,查出问题金额1000万余元,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建议5条。审计全过程研究30余次,撰写计算机审计案例1篇。
深度提炼审计成果,扩大审计成果利用。精准提炼审计报告,以“背景-事实-结论-建议”逻辑呈现,确保问题表述精准、定性准确,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审计成果得到批示运用,报送审计专报9期获领导批示,研究型审计论文及信息在多家媒体发表。加大审计移送力度,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0余件,多人受到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闭环管理,强化审计整改落实。抓实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建立动态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领导重视抓整改,县政府分管领导统筹,乡镇、村(组)开展专项整治;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县委、政府及多部门以审计整改为契机,完善多项制度,实现长效治理目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率已实现100%。
屏边县审计局通过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创新实践,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也为强化干部队伍规范用权和履职尽责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讯员:红河州屏边县审计局 王磊/文)
编辑:白雪梅
审核:张永宾